时间:2020-06-19作者: 分类:区区有英伦风古蹟 ! 16幢法定古蹟、历史建筑6月开放+免费
今次的古蹟周游乐2018将由1/6至31/7期间,于特定的日子开放16幢与香港社区服务有关的建筑,更会举办免费导赏团予公众,由导赏员带你游览古蹟平日不对外开放的地方,口述其历史话你知。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发言人指:「活动提供难得机会,让公众欣赏这些保存得宜、为服务香港社区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建筑,并了解其历史及建筑风格。」想知你所住的社区有甚幺古蹟开放,即刻拉下去继续睇!
大埔:01) 前北区理民府(现为童军总会新界东地域罗定邦童军中心 )16幢古蹟当中,记者最推介大家去大埔火车站后山的前北区理民府参观,这是一所富殖民时代风味的红砖屋,约于1907年建成,乃当年的民政中心,负责处理新界北的行政及土地注册,还会审理地方案件,更设有裁判法庭。现时租借给香港童军总会作新界东地域总部。平日只会开放建筑外围,开放当日会有导赏团,大家可以看到平日少见的部分。查询:2667 9100
地址:大埔运头角里15号
02)前政务司官邸(现为元洲仔自然环境保护研究中心)1906年落成的前政务司官邸为典型的殖民地建筑,有着瓦顶白屋及大量玻璃窗。当年是位于吐露港小岛元洲仔之上。于1940年代末至1985年成为新界政务司的专属官邸,期间共有15位政务司入住。1986年,建筑物交由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管理,现时作为该会的元洲仔自然环境保护研究中心,以推广香港的可持续生活。
地址:大埔元洲仔
查询:2526 1011
沙田旧沙田警署 (现为香港神託会灵基营)香港神託会灵基营前身为沙田警署,约在1924年建成。日佔时期,曾被日军用作指挥中心。后于1950年被用作预防肺病託儿所,收容当时家人患有肺病而未受感染的儿童。后来一名基督教女宣教士,于1953年租用并开办孤儿院。于1964年再改作为沙田灵基学校。直至1980年,开始成为营地,为大家提供营地及退修服务。
地址:沙田沙田头村 102 号
查询:2691 1483
中环半山旧域多利军营蒙高玛利楼(现为「母亲的抉择」坚尼地道办公室)楼高三层的旧域多利军营蒙高玛利楼建于二十世纪初,原为皇家海军已婚军官宿舍。直至1979年英军迁出域多利军营,政府把近半山部分兴建香港公园,但就保留包括这里在内的八幢历史建筑。而自1987年起,这里供「母亲的抉择」作办公室之用。
地址:中环坚尼地道42号B
查询:2848 6230
旧英军医院附属建筑物 (现为「母亲的抉择」波老道办公室)旧英军医院于1903年开始建造,于1907年启用。日佔期间,虽曾由日军所控制,但仍继续运作,部分範围被用作照顾患病英籍战俘之用。及至战后改由驻港英军使用,直至1967年为止。而主要建筑旁有一幢附属建筑物,原为准尉与中士俱乐部,后来改作护士宿舍。及后于1992年正式作为「母亲的抉择」的办公室,为香港没有家庭的孩子和意外怀孕的少女提供服务。
地址:中环半山波老道10 号
查询:2848 6230
旧病理学院 (现为香港医学博物馆)香港医学博物馆于1906年启用,前身是「细菌学检验所」,是为了控制19世纪末香港鼠疫及传染病而建。于1970至1990 年代用作衞生署医疗用品仓库。其后建筑物就改成香港医学博物馆,并于1996年正式开幕,让公众参观,展示香港医学历史和发展。
地址:香港半山坚巷2 号
查询:2549 5123
上环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央会所 (现为香港中华基督教会必列者士街会所)这建筑建于1918年,原名为中央会所。会所内部设有当时最先进的设施,包括香港首个室内游泳池和首个悬空镬形跑道。而1927年,鲁迅先生更曾于会所内授课。及后在1941年曾被徵用作收容难民。而日佔时期,被日本政府文教课所用,提供日语及德语课程。现时会所除康体服务外,亦为弱能人士提供康复服务。
地址:上环必列者士街 51 号
查询:2540 0526
bsc.ymca.org.hk
东华医院由于当年上环广福义祠爆发的卫生问题,政府于1869年招揽华人领袖筹建华人中医院。后来东华医院就于1872年建成,成为本港首间以中医药免费治疗贫苦大众的医院。东华医院亦设留院、赠医施药及施棺代葬等服务。而1931年更与广华医院和东华东院合併为「东华三院」。
地址:上环普仁街12号
查询:2859 7631 / 2859 7641
文武庙上环文武庙由两位富有及具影响力的华人领袖兴建,于1847至1862年间落成。主要供奉文昌及武帝,亦有公所为区内华人议事及排难解纷。现在每年会于文武庙内举行秋祭典礼,酬谢文武二帝,并为香港祈福。
地址:上环荷李活道124 – 126、128及130号
查询:2859 7631 / 2859 7641
薄扶林东华义庄东华医院约于1870年开始提供义庄服务,于1899年获政府批地于大口环兴建东华义庄,为待安葬的先人提供暂存棺柩和骨殖的地方,而于1974年起更增设龛位以安放先人骨灰。义庄更于2005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异项目奖。
地址:薄扶林大口环道9号
查询:2859 7631/2859 7641
湾仔香港防痨心脏及胸病协会总部大楼有见当时痨病死者众多,一群社会名人于1948年成立香港防痨会。后于1950年兴建此大楼,更由当时港督葛量洪主持开幕。后于1980年改名为「香港防痨心脏及胸病协会」,主要负责防治心胸和肺疾病。而总部大楼地下自2003年起变成健康教育中心,推广「促进健康、预防疾病」。
地址:湾仔皇后大道东266 号
查询:2848 6230
马场先难友纪念碑马场先难友纪念碑于1922年兴建,是本港唯一一座为悼念1918年跑马地马场大火中死难者而建的纪念碑。事故导致华洋遇难者逾六百人,灾后由东华医院及民间兴建纪念碑。纪念碑整体设计有传统中式和西方古典建筑。分别由三层地台、两个凉亭及中央纪念牌楼组成。
地址:湾仔扫桿埔
查询:2859 7631 / 2859 7641
铜锣湾保良局总部 (现为保良局历史博物馆)保良局总部于1932年启用,而保良局早于1878年成立,当时是为防止诱拐和保护妇孺而成立,及后亦有提供教育、文化及医疗等服务。自1979年起,保良局开始整理局内文献资料,后来于1996年成立文物馆。而文物馆于1998年正式开幕,展示有关保良局发展的历史文献。
地址:铜锣湾礼顿道66号
查询:277 8468
东华东院东华东院于1929年由东华医院董事创建,故东华东院初年附属于东华医院。直至1931年与东华医院及广华医院合併成「东华三院」。但在1941年时,被徵用作战时医院,而日佔时期更被日军接管,停止为大众服务。幸好战后重归东华三院管理,继续服务市民大众。
地址:铜锣湾东院道19号
查询: 2859 7631/2869 7641
天后香港红卍字会香港红卍字会成立于1931年,1940年建成香港红卍字会大楼。香港红卍字会除提供医疗及教育服务外,早年亦参与救济工作,于大埔和元朗设立难民收容所和慈幼院。现时大楼亦设有诊所为市民提供免费牙医及医疗诊症服务。
地址:天后皇龙道 25 号
查询:2848 6230
hkrss.org
深水埗宝血医院宝血医院前身为元洲街修院内的孤儿院,主要免费收容贫苦患病儿童。及后由于区内人口增长而对医疗服务需求日增,最后扩建成宝血医院。但在日佔时期,医院在空袭中受到破坏,其后更被日军佔用。而战后医院重建,继续为区内贫苦病人服务。
地址:九龙深水埗青山道113 号
查询:3971 9900
古蹟周游乐2018
查询:2848 6230
古蹟开放时间及导赏团详情